说到丰田汽车,不得不提其中的一款销量最高的车型“卡罗拉”。卡罗拉经历了多次的车型变更,但依旧是以低调的外表以及普通的内饰呈现在大家眼前。甚至很多人对卡罗拉就像“迷”一样,为什么这样一款车可以做到全球销量第一。它在与对手的销售战中获胜并创下累计销售4000万台记录的实力秘诀是什么?
继“福特T型”和“甲壳虫”之后创下大记录1983年对丰田来说是重要的一年。从1935年的“G1卡车”开始,累计生产汽车已超过4000万辆。与此同时,卡罗拉的累计产量为1000万辆。这款受欢迎的汽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。数据清楚地表明卡罗拉对丰田的重要性。
在卡罗拉之前累计产量达到1000万辆的车型只有大众Type I(甲壳虫)和T型福特。卡罗拉从1966年11月到1983年3月共生产了1000万辆,与T型福特相同,耗时16年零4个月。卡罗拉于1966年诞生,同年的日产在 4 月发布了“阳光”,而丰田在 11 月发布了卡罗拉。这两款车的竞争将有力推动日本的汽车文化。
丰田从一开始就专注于面向大众的小型车市场,并一直在开发新车型。就是 1961 年首次亮相的“Publica”。它以 389,000 日元的价格低于预期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,但销售额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增长。即使是采用合理设计也偏离了用户的要求。
成功的“加 100cc”策略1960年代,日本厂商针对小型车市场陆续推出新车型。“大发 Compagno”和“三菱 Colt 1000”于1963年发布,随后于1964年发布“马自达 Familia”。1966年,前面提到的“日产阳光”在4月出现,“斯巴鲁1000”在次年5月出现。当时主流的发动机为1升4缸发动机,对手预计丰田将推出类似车型。然而,从 9 月开始的丰田新车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。
报纸广告上写着车名“卡罗拉1100”。标语是“加上100cc的排量”,并强调它将配备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发动机。丰田汽车销售社长神谷祥太郎获悉日产将采用1升发动机,并建议其开发更大的发动机,以提高其商业价值。这一决定给了卡罗拉带来了动力。发布当月注册量为5835辆,远超“日产阳光”3355辆的强劲表现。
在卡罗拉新车型推出之前,丰田正在做着精心的准备。高冈工厂作为专用生产基地建设,形成了月产2万台的生产基地。许多人对发布会上设定的月销量3万台的目标持怀疑态度,但工厂规模进一步扩大,上线两年后,居然实现了月销量3万台。随着引擎技术的进步,卡罗拉呈现出爆发式的销量。
除了加100cc发动机,人们偏爱卡罗拉还有其他原因。即便是在大众汽车的情况下,当时的先进技术也被慷慨地注入其中。比如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。这种轻量且高度灵活的悬挂类型是最先投入实际使用的。后来,这种悬挂成为了小型车的标准,证明了当时丰田开发团队的远见。
此外,带有4级地板换档的变速箱也很少见。当时的常识是,轿车是三级立柱换挡,而地板移位被认为是用于卡车的。公司内部反对的声音不少,但一经推出,便以换挡的便捷性和运动的可操作性获得了很高的评价,其他厂商纷纷纷纷效仿。
科学的思考方式卡罗拉的开发由长谷川达雄负责,他倡导“80分加α原则”。将其缩写为“80分原则”是错误的,重要的部分是“加α”部分。在经济性和理性方面获得了及格分数,但在豪华性和舒适性方面没有达到80分。基于这种反思,80 分原则表明任何部分都不应该成为失败点。然而,80分并不是一辆有吸引力的车。长谷川认为,如果没有加α部分,就不可能俘获大众的心。
卡罗拉第三代的开发成为转折点。它提高了燃油效率,符合废气法规,并清除了安全问题。丰田坚持创造一种模型,让车主有一种奢华感,提升车主的满意度。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,“有了这辆车,你就不需要另一辆车了。” 尽管当时的生产条件艰苦,这款车型仍是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卡罗拉。累计销量达到3,755,030辆,月均销量达到63,645辆。
全球汽车海外生产1969 年,卡罗拉取代科罗拉成为日本乘用车销量第一的车型。当时,他正在与竞争对手日产阳光竞争,但从未屈服于头把交椅。首先,将只从2门轿车开始,然后将阵容扩展到4门轿车、厢式货车等。运动车型“雷凌”、2箱“FX”、4门硬顶“Celes”、小型货车规格“Spacio”等众多衍生车型也相继登场。
卡罗拉也是全球扩张的战略车型。自1968年开始出口北美,现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,拥有13个海外生产基地。根据当地情况销售不同规格的型号。卡罗拉是丰田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公司的驱动力。2013年7月,卡罗拉累计销量达到4000万辆。早在 1997 年,它就超过了甲壳虫成为第一,这是以单一名称销售的汽车数量前所未有的记录。
总结:卡罗拉一直走在时代前列的发展史,预见客户和社会的需求,在不断改进的同时努力提高技术能力和质量,现在是丰田经营的核心。卡罗拉的开发理念仍然是支持所有丰田汽车的基础。